童培建:用好临床指南 探索中医药现代发展路径
人民网-人民健康
2023-03-06 09:20:48
23732

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3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在“加快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助力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座谈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骨伤分会主委、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童培建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说,应当通过对临床用药指南的制定和使用来达成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循环,以新标准、新技术的探索推进中医药个性化和规范化的融合发展。

临床指南是专业研究小组通过对文献和临床研究证据以及医院报告进行研究整理、寻求依据而制订的供医生诊疗参考使用的医疗资料。“在制订临床指南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中医药许多临床活动的有效性,弥补了之前的认知不足,这些经验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指导我们的活动。”童培建说,临床指南制订过程伴随着中医药研究的发展而完善。

临床指南的使用过程也促进着医疗知识的流动和医疗需求的分流。通过专项疾病临床指南在社区医院的参考使用,让社区医生可以对病人症状进行初步筛选。较轻病症可以在社区长期治疗,严重的患者可以分流到更高层级的医院。结合中医就地取材、诊断便利的特点,临床指南与社区医疗的需求十分匹配。“做好临床指南,会对中医药事业和人民群众的骨健康发展有推动作用。”童培建说。

中医药在现代发展中正逐渐规范,重视基础研究,努力实现现代医疗规范化和中医药个性化施治传统的融合。“我们也在借助单细胞测序、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科学手段研究中医药,使其在药理学、毒理学等现代医学语言中得到医学论证。”童培建认为,疗效是中医药得到群众信任的首要因素。“要大力发展临床研究,得到中医药的疗效支撑,同时可以纳入企业进行产业研究和发展,满足患者需求是中医药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

童培建同时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中医药治疗带来新的可能。他举例说,用机器人进行手法诊治,其力量和精准度能让中医骨科的闭合复位、手法诊治达到一个新高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传承名医经验也是可尝试的发展路径。“如果能够正确、及时引用这些高科技的成果,中医药事业、骨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日可待。”童培建说。(冯悦)

 

责任编辑:牛建蕾
健康科普虚假信息举报邮箱:health@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