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2022年“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在“‘创新·商保’推动商保发展 提升创新药可及性 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专场座谈上,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丁锦希表示,随着创新药物加速上市和老百姓健康需求日益增长,有关单位要根据不同人群设计更多的商业保险产品,探索更多药品创新支付方式,强化群众健康保障。
丁锦希说,如何让创新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让群众能够尽快用上价格便宜的好药,是我们近年来持续探索的问题。
“从2017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至今,很多创新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给老百姓带来了健康福音。” 丁锦希说,尽管如此,仍有不少疗效好、价格高的创新药在医保“门外”,或与基本医保的筹资水平有限有关。
“因此,政府部门提出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鼓励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理念,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已经有一百多款‘惠民保’出台,其中有一部分将医保目录外的创新药纳入保障范围。”他认为,虽然“惠民保”开辟一条商保模式样板,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这类商保模式还需优化,打造更多的商保产品,为群众谋福利。
据丁锦希观察,我国商保产品已经开始探索创新支付,例如药品疗效险,此类商保产品设计需关注两个要点:第一是把牢技术层面,需要商保公司熟悉药品所治疗疾病的特征,明确疗效指标,制定合理的按疗效付费规则;第二是提升医疗数据的可获得性,这需要明确究竟由谁来判定诊疗的有效性,并协调医院、保险公司等各方关系。“只有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好,才能执行按疗效付费。这将是今后商保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方向之一”。(冯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