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关于养生,除了保暖还要做好这件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22-02-18 19:26:44
15323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属木,五行中水生木,因此,立春后第二个节气就是雨水,正值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19日)前后。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不仅如此,雨水更多的还昭示着气温回升,冰雪融化,万物萌动,但正是这样乍暖还寒的时候,更需要谨防寒湿,老人讲“春捂”也是这个时候。寒湿均属阴邪,在这个阳气初升的时节女性尤需注意,《黄帝内经》云:“湿气通于脾”,若湿困脾胃,水湿痰浊便会在体内蓄积停滞致病。容易出现女性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生殖系统炎症如带下、阴痒或盆腔炎,月经不调等;所以,雨水时节要加强防寒保暖、健脾除湿很重要。

春三月,发陈,勿杀,勿夺,勿罚。

1.饮食调护:少吃生冷之物,以固护脾胃阳气

雨水时节正是正月里,勿食气味凛冽的食物,夺精泄气。少吃生冷油炸,苦寒败胃的食物。勿食蛰藏不时之物(蛙、蛇、龟、鳖等)。多吃山药、百合、春笋、芋头、韭菜等,以达到健脾的目的。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补脾养胃,祛浊生清。

2.运动保健:体育锻炼贵在适度

体育项目的选择应做到因人而异,现代人健身很多崇尚耗氧运动,过度追求刺激,大运动量。对于女性体质偏弱的或者老年人还是建议一些和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不是冬泳)、八段锦、太极拳等,同样可令气血畅通,加快身体排出湿气和代谢产物,振奋阳气。

3.起居保健:

①洗头及时吹干  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之中变凉,“同气相求”使湿寒聚于头部,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容易发生偏头痛。所以我们不建议晨起或者睡前洗浴,影响阳气的生发和敛藏。

淋雨后,私密部位要注意  女性在淋雨涉水后要尽快清洁,雨水中有较多的致病菌,皮肤容易过敏的会出现斑丘疹,严重的还会出现水疱和肿胀。更要注意外阴的清洁,避免细菌诱发外阴炎、阴道炎。

③多晒太阳  经常晒太阳,有助于温补阳气,改善女性阳虚表现的四肢厥冷、手脚冰凉等情况。对于祛除体内湿气也十分有益。

④重视足浴  俗话说:“寒从脚起,湿从下入。”脚素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称,全息理论中足底有整个人体的反射区69个,足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能起到很好的散寒除湿效果。对于女性宫寒等特殊病证我们还会根据体质出具泡脚方起到治疗作用。

一组祛湿穴——阴陵泉+委中穴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能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解决体内有“湿”或者水肿的问题。可用手指指腹,用力点按,再开始揉按,至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按揉委中穴,有助于疏通膀胱经,可以有效的帮助身体进行祛湿。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按压穴位,也是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

【医师介绍】

徐翠,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妇科 副主任医师

医师简介:中西医结合诊治宫颈病变、月经不调、卵巢早衰、妇科炎症、妇科血症、痛经、闭经、更年期综合征、不孕症等各类妇科疾病。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全天,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丰台区陈庄大街1号)门诊三楼妇科

易莎,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妇科 住院医师

医师简介:中西医结合诊治月经不调、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类妇科常见疾病。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全天,周三下午

出诊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西院区(丰台区陈庄大街1号)门诊三楼妇科

责任编辑:蔡熊更
健康科普虚假信息举报邮箱:health@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