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服务平台
提高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高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人民网-人民健康
2021-07-09 17:24:20
9816

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我国高校全面复学复课,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至今已近一年。高校校园人员密集、来源广泛、聚集性与流动性强,再加之此次疫情中,大学生群体暴露出卫生应急健康素养教育不够深入、缺乏必要的卫生防疫知识、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比较普遍等问题,部分大学生甚至出现了焦虑恐慌心理,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对此,应该抓住抗击疫情过程中大学生普遍关注健康信息、重视学习健康知识的契机,切实提高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高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深入加强健康教育,向学生提供科学准确的健康信息,持续提升学生疫情防控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培育其形成终身健康习惯。

“终身健康习惯”具体来说是大学生群体在发展过程中要形成正确的健康理念与意识,而这种理念和意识将使其能够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加强健康管理,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利和利益。在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的当下甚至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提高高校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都应该是必须与之匹配的要务。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提高高校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健康教育真正落实,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就现状而言,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或采用其他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活动,但是,有没有形成真正的健康教育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有没有真正认识到健康行为和习惯对其全面发展的意义?学校有没有真正从各方面建立一个考核机制督促形成良好的健康环境?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切实有效的解答。

各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紧紧抓住疫情期间的健康教育契机,把深入开展“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坚决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确保健康教育成为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保障因素。

其二,健康教育与实际情况需有机结合,真正做到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各科知识学习和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健康教育的目标首先是知晓健康知识与树立健康观念,其次是不断强化和促进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最终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理念向行动的转化,形成“健康惯性”,达到自我健康管理的目的。但是现实不容乐观,大多数健康教育仍然停留于知识普及阶段,很少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尤其是意识和行为养成上的塑造尚处于粗放教育阶段。这就决定了加强健康教育不能靠简单的知识灌输,关键要在有机结合渗透上下功夫。

“健康”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高校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设施与条件,把健康教育包括的领域:疾病预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学校开展的其他各类活动有机结合,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活动紧密融合,发挥整体和综合的教育效应,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健康教育。如在运动会中专门设置“抗疫定向越野赛”“抗疫趣味跑”等项目,让师生在运动中学习与掌握常态化防疫的知识。还有一些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疫情防控网络答辩赛等活动。这些方式与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健康教育的弱化难题,也给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榜样,增加了高校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其三,围绕大学生特点、教育规律和现实需求,系统构建大学健康教育体系。当前大中小学校都开设了相应的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但在围绕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教育规律和现实需求,分层分类构建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层面,还需进一步做好衔接工作。要打破大中小学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的壁垒,使大学生健康教育体系真正成为中小学健康教育体系的深入和延续。如在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制定上,可由相关部门对大中小学所学内容统筹规划,保持健康教育在各学段的延续性;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可以到中小学担任兼职健康教育课、体育课、心理卫生课等课程教师。应注重健康教育与体育、卫生、安全、心理等教育体系的融合,并创新发展。在突出高校健康教育主题性和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让医院、社会和家庭等健康教育资源融通,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高校健康教育体系。进一步拓展高校以及中小学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制度机制和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全面加强健康教育,筑牢抗击疫情的全民防线。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和基地,也是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必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群体乃至国民的健康素养和卫生应急素养。而大学生作为掌握知识与理念较为先进的一个群体,应该以身作则,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关注健康教育、重视健康教育的局面,为目前的疫情常态化防控,乃至为更好应对下一次突发疫情,从健康教育的层面筑牢防线。

作者:尹小俭 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体育教育部主任/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轶群